Hi there.This is my first rambling note.

笔记工具决赛

其实我从小时候写日记本开始就非常挑工具,我字写的不咋地,但是家里有一堆很好看的小本子。每一本上面都稀稀疏疏都记录了几篇日记,不超过一个月。看得出来真的很懒了。 有时候选本子就有点像是想激励一下自己。啊,这么好看的本子,得写日记了。就好像办健身卡前,啊,都付了钱了。不得不练了。但是如果这样非常有效的话也不会在我同时有着 Keep 包月会员和乐刻健身房包季会员的情况下一个季度胖 40 斤了

先记录下截止到目前为止。对我而言 出了决赛圈的工具。

先列一下我的 电子设备

  1. matebook 14
  2. macmini 3
  3. windows company 给同事用了
  4. windows home
  5. redmi k70

主要是写 markdown 文档,记录一些杂七杂八和开发日志或文档

1-3 都是经常在公司用着的。由于 windows 不适合长期开着。之前windows 作为主力办公 开着一周句柄爆多。卡的不能用。所以舔着脸叫领导换了 mac。现在就是在 mac 上写这篇笔记

  • 在 windows 上我习惯使用 typora 配合图床写笔记。看情况导入语雀分享或者什么样。但是我发现 typora 实在是只能作为编辑器,有点太局部了
  • 语雀又不适合做一个 经常能打开的编辑器(尤其是用的这两年崩了两次
  • 如果是 vscode ,我敲代码也用 vscode ,写笔记也用。会疯(主要是觉得 不如 typora 写 md 方便,而且最近一个月用 cursor 量更大(AI 造福增删改查小子)

Obsidian(真神)

[[Obsidian 入门指东]]

其实曾经用过一段时间的 Obsidian。但是糊里糊涂了五年前的事情。笔记不多但是也全部丢了。当时主要卡在 git 同步笔记遇到不少问题。现在认知略微增加了一些。以前碰到的一些问题 都不算是问题

因为在重新用回 Obsidian 前。公司 nas 搭建了 seafile 网盘。用来多端同步typora 写的笔记和文档。突然意识到最近又有记录的心了。而且在 L 站混迹一段时间 和 在网上搜索一些技术解答时见到了不少大佬的博客。实在心痒痒,那么我的目标到目前为止很明确了。

Hello Blog

博客我想要简约 但是又要好看(因为要炫) 简约是为了不想让博客的经营 大于 我写博客的精力。 磨刀误了砍柴功 那就非初衷了。

其次对于博客 我期待能长久运行。哪怕现在使用的是 他人的框架。我还是期待以后能有时间自己实现一下的,这里贴一下一位佬的博客, 所以 其实我是想有两套系统 一套 可以说是笔记知识库,基于 Obsidian 一套 作为博客系统。发布一些编辑好的笔记

对于博客系统中

我受语雀的印象。对于博客中我可能会有两种形式的笔记存在。当然,笔记同理 一种是卡片。原子性较强,一般会是名词解释 或者灵光一现 一种是笔记。往往长篇大论,会有技术型,日志型,自言自语生活型。

graph TD
    A[笔记系统] --> B[卡片]
    A --> C[笔记]
    B --> D[名词解释]
    B --> E[灵光一现]
    C --> F[技术型]
    C --> G[日志型]
    C --> H[自言自语生活型]
  • 技术型笔记 期待 是少些废话,仅探讨某个情况 或某个概念,会是多个卡片的集合。更像小型论文

  • 日志型 一般就是 操作过程中 的碎碎念。我会尽量减少碎碎念,但是真的忍不住,半夜 debug 的秃头程序员真的无处发泄

  • 生活型就是私人的啦

最后再给自己许个愿。 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 共勉